北京时间6月27日,中国足球协会正式发布公告,宣布伊万科维奇不再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主教练职务。与此同时,备受瞩目的塞尔维亚籍教练德扬·久尔杰维奇被委任为球队的代理主教练,肩负着率队出战2025年东亚杯的重要使命。
这一变动直接源于中国国家队在2026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中的失利。根据合同中的条款,当球队成绩未达到预期时,伊万科维奇及其教练团队的合同将自动解除。尽管中国足协在公告中对伊万科维奇及其团队过去的“辛勤付出”表示感谢,并送上了未来的祝福,但这无法掩盖国足冲击世界杯征程又一次的提前终结。
自2023年2月接手至此次18强赛出局,伊万科维奇未能成功扭转球队的命运,其战术理念与人员使用也一直处于舆论的争议之中。而久尔杰维奇的任命,为中国足球带来了新的希望。这位拥有欧足联职业级教练证书的塞尔维亚教头,自2023年3月便开始扎根中国足坛,先后执掌中国男足亚运队及U19国足,并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。
对于久尔杰维奇来说,上任后的首要挑战是今年年底的东亚杯。这场赛事将是对他短期执教能力及与国脚磨合程度的重要考验。然而,他的任务并不仅限于此,更重要的是保持球队的稳定过渡,直至新任正式主帅到位。
中国足球协会在公告中强调,将同步启动新周期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的选聘工作。这一举动无疑将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。足协将面临关键抉择:是继续信任熟悉亚洲及中国足球的外籍教练,还是另辟蹊径寻找更合适的人选?
从伊万科维奇到久尔杰维奇,国足帅位的更迭已经成为常态。然而,每一次的换帅虽然是为了遵循合同、寻求改变,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却是中国足球长期存在的积弊和系统性难题。代理主帅久尔杰维奇或许能带来短期的秩序与精神面貌的改变,但真正决定国足未来高度的,仍是即将启动的、目标指向下一个世界杯周期的正式主帅人选。
在此背景下,“换帅”已成为球迷最为熟悉的足协公告主题词之一。对于中国足球来说,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帅的魔法,更是一场深层次的足球体系改革。只有这样,中国足球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舞台,实现其长期的梦想与目标。